top of page

監聽入門 — 喇叭多路分頻設計

監聽喇叭入門 | 喇叭多路分頻設計



由於現有技術難以造出以單個單元覆蓋全頻段的喇叭,只能設計出在某特定頻段表現良好的單元,因此喇叭便需要有兩個或以上的單元,將不同頻段銜接在一起,以達到完整及低失真的重播效果。



而多路分頻設計是一種將音頻訊號分成不同頻段,然後分別傳送到對應的喇叭單元(例如高音單元、中音單元和低音單元)的技術。



現今主流喇叭通常分為以下分頻類型:


1. 二分頻(2-way):音頻訊號被分為高頻和低頻兩個部分,分別傳送到高音單元和低音單元。


2. 三分頻(3-way):訊號被分為高頻、中頻和低頻三個部分,分別傳送到高音單元、中音單元和低音單元。


3. 四分頻(4-way)及以上:音頻訊號被分為更多的頻段,並分別傳送到對應的揚聲器單元。



【分頻數量的實際差異】


一般來說,喇叭有較多分頻意味着每個單元需要處理的頻率範圍更少,分工更仔細,因此能使聲波中各頻段更平均及完整地重現出來。


然而,分頻的銜接點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失真,因此就目前而言三至四分頻是最理想的設計。



【如何分辨】


大部份廠商都會在入門型號使用二分頻設計,而高級型號則會使用三分頻或以上的設計。並會在規格上指明是多少路分頻(2-Way/3-Way/4-Way)。



有些喇叭可能表面上只有一或兩個單元,但實際上可能採用了同軸單元(eg. Kali Audio IN Series、Tannoy Gold Series、Genelec The One Series…etc),因此可能會是比表面上擁有更多分頻。



亦有些喇叭雖然有多個單元(eg. iLoud MTM、Adam A77H…etc)但實際上只是擁有兩個相同的低音單元,並會被歸類成同一路,因此最正常判斷應是查看官方介紹。

 
 
 

Recent Posts

See All
錄音入門 — Microphone Pickup Patterns

【Microphone Pickup Patterns基本介紹】 我們在錄音咪基本介紹中提到,Pickup Pattern指向性是指Mic在收音時的靈敏度範圍及方向,範圍以外的聲音訊號會變得十分微弱。相信大家亦經常見到,很多咪會設有各種不同的的指向性。到底這些指向性有什麼分...

 
 
 
錄音入門 — Analog Clone Mic vs Modelling Mic

Home Studio | Analog Clone Mic vs Modelling Mic 早前介紹過UA Sphere LX及Sphere DLX兩款全新Modeling Mic,對於Home Studio或小型製作室來說是一個相當實用全能的選擇。...

 
 
 
錄音入門 — 音響線材

【音響線材入門介紹】 市面上的音響線材價錢有平有貴,而且落差甚大,由幾十元以至過千元級別,甚至有過萬以至數十萬元的線材。它們實際上有甚麼分別?在專業製作層面又需要使用多貴的線材?我們將分兩集解說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【線材平貴的分別】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